大连企业网络营销秘诀 嘉上传媒分享流量增长6要素
增长,几乎是每个运营都关心的命题,如果没有增长,基本就活不下去,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。增长流量池,不是分析数据、制定策略那么简单,而要清楚用户的心理:为什么我要传播你的活动?为什么我要购买你的产品?换句话讲,应该回归到一个以前重视但现在有些轻视的领域:营销。关于营销,很多人认为它就是一些转化手段的组合,其实它是关注用户心理的科学,甚至是艺术。嘉上认为营销有6个要素--互惠、承诺一致性、权威、从众、喜好、稀缺。那么,影响力的六要素都是如何在营销领域被应用起来的?
1、互惠
「互惠」的原理,是别人给了你好处,你占了便宜,但心里会有一种亏欠感,这使得你想要回报对方。这是因为别人想着你给你好处,这个不容易,而容易得到的,你却不一定珍惜,于是你会想「回报」别人给你的「恩惠」。而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,才有我们熟悉的免费试用、团购、抽奖等玩法。可以说,裂变的一大原理就是「互惠」,任何一种裂变玩法都可以用「互惠」来实现,比如分享好友享受一种优惠、邀请好友各得一种优惠等。
2、承诺一致性
所谓「承诺」,就是商家的保证,对用户行动后的效果进行承诺,告诉用户付出行动后可收获期望的结果。比如某阅读训练营,主标题的「14天带你读透《原则》」、课程大纲列出的各种名词和效果描述,都是利用了「承诺」,告诉用户坚持14天就可以获得什么,满足内心期待,促使用户行动。再比如阅读打卡产品,把「承诺一致性」这个要素放在产品设计里,像“打卡满xx天退学费”、“打卡坚持xx天分现金”等等。通过使用「承诺一致性」,用户会增加对你的产品的信任,从而提升参与的欲望,这对转化有好处。
3、权威
对于「权威」,用户很容易对其产生较强的信任感,可以说是“自带信任”,而「权威」的种类也很多,如专家证言、检测报告、资质证书、名人推荐等。而「权威」在营销中的作用,就是把「权威」属性转嫁给具体的活动、产品和服务上,进而传递给用户,这叫做信任传递。我们看到的很多宣传海报,很多都用到了「权威」。不过,现在对于「权威」的真实性,广告法有严格规定,在个别行业甚至不允许用这个要素,除非能提供符合事实的证明,这无疑给想利用「权威」的人增加了难度。
4、从众
「从众」即社会认同,是人类固有的心理,为什么这么说?举个例子。
为什么你看到别人朋友圈背单词打卡就也想背单词?为什么你看到朋友圈的健身图片,就想效仿身边人也去健身?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以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作为参考标准,尤其是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时候。第1种,使用用户故事,营造一种大家都喜欢并在使用的场景;第2种,利用用户的声音或数据,去提高产品的可信度与报名量,像海报里添加“已有xxx人报名”就是典型的做法;第3种则是很多知识付费产品在使用的,比如放出大量的用户留言、及时更新“xx已购买”的信息等。可见,「从众」非常利于转化,是必备营销要素。
5、喜好
为什么你的产品看似符合需求,包装也很好,品质也不错,但就是没有用户购买?答案在于你没有让用户产生恐惧或害怕的感觉,而这一点可以利用「喜好」来实现。「喜好」另外的典型应用是禀赋效应和损失规避,前者是说某个东西要失去时,会相比其他更有价值,而后者则是失去某样东西时的痛苦要大于得到时的快乐。而利用这两个应用,可以告诉用户不行动会失去什么,或者行动后会额外得到什么(如额外赠送精品资料),从而促进购买。所以,「喜好」很有效,尤其是在文案和价格策略上非常适用,能对产品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6、稀缺
卖产品时,采用限时、限额等策略往往会让用户产生抢单的情况,而这都是「稀缺」在搞鬼。
所谓「稀缺」,就是物品或机会变得稀缺时,人们会认为更有价值,更想得到,从而驱使对方购买。其背后的原理很简单,因为只有「稀缺」才能产生紧迫感,而紧迫感比「渴望得到」对人更有激励作用。「稀缺」在营销上的应用,更多是体现在数量和时间上,也就是是限时和限额,比如仅限xx天,限量xx名、前xxx名免费等。
以上就是影响力六要素在营销中的应用。在流量高企、增长乏力的时代,不能只注重纯看数据的增长黑客思维,也不能单独依赖流量池思维下的运营打法,基础的营销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。只有做到增长黑客、流量池、传统营销的三者结合,增长才有可能是低成本爆发式的,但这只是可能,希望未来能成为必然。
嘉上传媒在服务客户过程中,以专业品牌营销策划团队+互联网技术开发团队+专业运营团队的三好团队,通过对营销策划、创意、媒介匹配和行业发展的深度分析。经过近千家企业的服务数据分析,汇聚了各行业专业的“全网整合营销”成熟方案。通过全网整合营销的推广落地服务系统,结合新媒体融合时代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,利用互联网覆盖广、影响力大、效果可监控的优势,致力于服务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发展,为帮助中小企业实现O2O经济持续增长不懈努力。